“应该主要是内置系统的计算能力不足,长时间运转后产生大量沉余。”
“导致机体运转跟不上使用者神经反应速度,从而显得反馈速度变慢,影响到实际战斗中的战力发挥……”
机械大牛分析道:“这一点其实很好解决,临时密匙的开发模式中有调试权限,在保留对方任务进程记录的前提下,对沉余数据进行一下清理应该就可以恢复。”
“从以上信息中,我部也得出了一些分析结果!”
“以该装甲的使用年限来看,透露出了对方组织的几点情报。”
“首先是该装甲制造成本应该十分高昂,否则一线外勤人员应该不可能在这种装备严重老化磨损的情况下坚持使用。”
“其次,对方所谓的‘暗杀处’成员数量应该不多,负责区域广、承担任务重,而且基本上没有接应、轮替人员,或不需要此类人员!”
“否则不可能单人独自在野外,奔袭追踪目标长达半个月之久,导致装备长时间运转后产生大量沉余数据,造成装备使用性能受到影响。”
“而且从对方在短短三五年的时间内,将一具装甲磨损成这种状态,这说明对方长时间在外执行高强度、高烈度的战斗任务,这也意味着对方组织十分活跃。”
一名军方大佬接过了话头道:“但惊人的是没有任何人发现他们的存在!这说明对方的情报、后勤以及组织架构十分严密完善,这一点需要我方重点关注!”
“对方战斗人员,会如此轻易的将自身装备,交给一个陌生人代为护理的原因,我们大概也有了结论!”
“首先是对方的组织体系,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密的多,甚至连他们内部人员之间,互相都并不太清楚对方的真实身份,只能通过这种网络上的虚拟空间进行交流和沟通!”
“同时,对方装备所具有的科技层次也远远超过了预想,对方不是不担心装备技术泄露,而是自信即便数据泄露也没有人能够破解……这一点从我们这么一大帮子人研究了这么半天,其实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收获,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小钱同志机缘巧合之下通过的身份验证,所具有的权限其实并不高,更深入的内容和供能都需要更高级别的‘密匙’才能开启,我们所能看到的内容,其实都仅仅只是一些浮于表面的东西。”
另一位大牛也苦笑着插话道:“就像没人看一眼原子弹的外壳,回头就能自己制造出来一颗一样,对方根本就不担心这种技术泄密,自然也就没有那么严谨。”
“我倒是觉得,对方不是不担心泄密,而是这具所谓的‘蓝色战火—5代.战地突击型装甲’所具备的技术,即便泄密了对他们来说应该也并不是什么太严重的问题!”
“别忘了,根据小钱同志与对方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一系列的装甲已经研发到了第九代,而‘战5’仅仅只是对方装备体系中,已经濒临淘汰的款式了!”
一群科技大佬中却有人持不同的意见:“参考我们自身‘装备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先进性可持续发展体系,对方手中最少掌握着超出‘战5’好几代的新型装甲技术!”
参与远程视屏会议的科技大佬们,都不由得点了点头,觉得这个说法倒是很符合对方对待“战5”装甲的态度……当你拥有了最新款的超级跑车,还会对用了好几年,除了喇叭不响那都响的破电动车爱不释手么?
“诸位的意见都很有道理。”
“但我想知道的是,我们的单兵装甲技术,跟对方有多大的差距?”
一位中枢的大佬沉稳的道:“而且,我们是否能够破解对方技术,提升自身的单兵装甲?”
一群科技大佬在视屏会议中面面相觑,一下都沉默了下来。
“如果说我们目前掌握的单兵装甲技术,相当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用拖拉机的话。”
“那么对方的技术,大概相当于咱们目前所掌握的‘黑丝带’吧?而且这还不是跟对方最新型的‘战9’进行对比,而仅仅只是跟咱们面前的这具‘战5’进行对比!”
由于中枢大佬的问询不能不回答,所以尴尬了好一会儿之后,一位负责这方面的科技大佬苦涩的道:“更不要说刚刚外事处的同志们反映的,对方似乎在进行某种更先进的,步兵班组协同支援机器人的测试……”
“差距竟然这么巨大吗?”
中枢大佬们的脸色异常的严肃,虽然对方没有回答他们的第二个问题,但是他们也知道技术代差如此之大,已经不是是否能够破解的问题了,而是哪怕人家将全套技术摆在你的面前,己方是否能够理解的问题了!
“真的完全没办法破解吗?”
“不求能追上对方的最新技术,最起码我们也要拥有自己的单兵装甲制造技术吧?”
一位兵部大佬不甘心的追问了一句,之前胡处长向他所汇报的情况,让他恨不得不惜一切代价将那台能够发射电磁武器的“神牛9号”给抢回来,有了那东西,煌国军队才真正称得上是“陆地无敌”!
第688章 卧底战忽局(8)
“倒不是说,完全没办法从这件装甲上获取到相应技术。”
“无论是这件装甲的研发思路,以及各种巧妙的设计特点,甚至是结构布局、传动机制,都将给我们的研发工作带来极大的灵感和借鉴!说到底,所谓的‘设计’,绝大多数都仅仅只是一个灵感。”
“当这个‘灵感’没有被人想到的时候可能会很神秘,但是一旦这个‘灵感’被呈现在世人面前之后,那么想要模仿出来却并不是那么一件困难的事情,这一点从我国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之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虽然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很有可能无法做到跟原件一模一样,但是最起码可以让我们的研究人员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所需要的仅仅只是投入时间和精力而已。”
一名机械设计方面的科研大佬,遗憾的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但是想要破解它?很遗憾,我们目前恐怕还做不到!”
“另外,别说咱们得到的,仅仅只是一幅虚拟投影而已。”
“就算有一具完整的装甲实物摆在我们的面前,从破解,到解析,再进行反推。”
“即便到最后完全吃透对方的技术,也需要十分漫长的时间,还要不断更新各种配套技术和生产设备。”
“这整个复现过程对我们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毕竟这套‘战5’装甲仅仅只是对方已经淘汰的装备而已。”
“我们投入大量资源、资金、人力和时间所完成的,却仅仅只是一套对方淘汰掉的装备……所以想要赶上对方的科技实力和研发进度,恐怕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机械大佬伸手指了指画面上“战5”装甲的一些细节放大图,道:“实际上,我们有点怀疑,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内容,并不是这套‘战5’装甲的全部功能!”
“例如说这套装甲的武器系统,显然就不仅仅只是电磁武器那么简单!”
“电磁武器仅仅只是这种单兵装甲内置的标准配备,仅仅依靠这一种武器,显然是无法满足对方高强度、高烈度的任务需求的,像这里、这里、这里……这些地方,明显就是预设来加载外挂武器插件的接口!”
“但我们所看到的装甲上却没有携带任何武器系统,而这些武器借口的作用,显然就是用来给部分武器装置供能的,这样一来的话,这具装甲的能源系统又出现了疑点,它是如何在维持高续航的情况下,还能够有余力给武器系统供能的?”
“这显然不是它自带的那块电池单元所能具有的能耗,而对方既然能在无补给、无支援的情况下,在野外奔袭行动长达半个月之久,随身也不能携带大量的负重……那么问题来了!”
“要么,这套装甲的能源系统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畴,要么,对方的武器系统根本就不需要太大的能源供应,或者说有另外的独立能源供应!可这些,对方都没有给予我们窥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