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人见下面吵闹,不由拿惊堂木一拍,“砰”地一声,整个悦来楼为之一静,他又继续开讲道:“……公子榜首荀谪仙接手那盘艰难的棋局之后……以大龙为诱……最终居然一举翻盘!”
说书人那绘声绘色的话语将当时的场面讲得栩栩如生,此时江湖人士中有好棋者也频频点头,还有人摩拳擦掌,恨不得亲自看到那盘无比精彩的棋局,对于爱棋之人来说,若是能看到国手级别的对决,那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啊!
“那丞相之女诸葛女郎怕是也已经对荀谪仙另眼相看,居然故意刁难于他,令其在八叉之内,作出一首应景的婉约词……可最终荀谪仙证明了他那‘八叉之才’货真价实……‘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词却又是一首足以流传千古的经典之词,南楚婉约派词人见到这词,估计也要羞愧万分!这词实在太精妙了啊!”
关银屏听着这说书人颇为夸张,但却无比引人入胜的话语,原本应该替荀粲高兴的她,心情却愈发低落了,尤其是听到那句“诸葛女郎怕是已经对荀谪仙另眼相看”,她就觉得心里很不好受,明明芸姐姐答应她不打荀粲主意的,但明眼人却都看出来,那位风姿不凡的诸葛女郎真的对这公子榜首别有所图……
关银屏心情低落,与悦来楼中喧闹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些向往公子榜首的人们还在热情的议论着:
“荀七郎乃真谪仙也,文曲星下凡啊,那八叉之才简直就是逆天的存在嘛!”
“这下子这荀谪仙定会成为蜀中名士了,可惜他离我们的距离实在太遥远了……”
“嘛嘛,听说那荀七郎还是一等一的美男子,这样完美的男人存在于世,让我等庸人连嫉妒都没有勇气啊……”
“切,什么美男子,估计也是银样腊枪头,中看不中用!”
“呵,人家勾勾手指头就有一群美女上他的床,你呢?”
“……”
第三百二十一章 沙盘
关银屏来到了这苍色的青城山岩的脚下,木屋后一片竹林,鞭子似的多节的竹根从墙垣间垂下来。谁也不会想到之前在悦来楼中揣测公子榜首是过着这样淡然无争的生活,在他们的印象中,荀粲便应该挥金如土,美女环绕,安逸的享受。
在无比闲适舒缓的气氛中,荀粲正坐在窗边写着那本依旧没有完成的《老子注》,此时他已经写到了第四章,“夫执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执一国之量者,不能成国;穷力举重,不能为用,故人虽知万物治也。治而不以二仪之道,则不能赡也……”笔法却是圆润的隶书,这一张纸若是传出去的话,怕又是可以价值千金了。
关银屏十分安静的打开房门,便见那显得愈发气质高卓的少年在那儿安静的书写,她倚在那儿,有些不忍破坏这样安详的环境,这时的荀粲,明明年纪不大,但仿佛稚气已经完全褪去,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那一直泡在书海中培养出来的高雅气质,便愈发令人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依旧是披肩散发,连木簪也不用了,但那漆黑如墨的长发,与这穿着素雅洁净道袍的男子是这般相配,他就像是这个世界最纯洁的存在,可是,关银屏却知道,自己同他的距离愈发遥远了……
“小倩,这是芸姐姐的邀请信,务必请你去丞相府去一趟。”关银屏低着头,用十分公式化的语气说道。
“唔,我知道了,就把信放在那里吧,以及,真的很感谢你,银屏。”荀粲依旧专注于笔下的著作,连头也没抬,但语气却十分轻柔,令人觉得很温暖。
关银屏将信放下,默默走出房间,将自己置身于风景秀丽的竹林间,在被微风吹拂之时,忽然而又必然的想起了诸葛芸一开始就告诉她的那句话——他就是一块温暖的冰。
一块无比纯净的寒冰,阳光透过它,似乎可以聚焦,可以灼烧一切,而它看起来是那样的纯洁无暇,如同梦幻一般美丽,但突然用手触摸它时,那种凉彻心扉的感觉,却出卖了它的本质。
关银屏望着蔚蓝的天空,却不知道何去何从,或许只有战场才是她的归宿。
……
荀粲来到丞相府的时候,让诸葛亮十分高兴,因为荀粲带了一件亲自制作的东西,而对于一直紧跟在诸葛亮身后,装得十分淑女的诸葛芸,荀粲则没有太过在意,这让诸葛芸心中恨得牙痒痒,但脸上表现出来的,却依旧是温柔无比的神色。
那有关夷陵那处地方地形的精致沙盘摆在诸葛亮面前时,也难怪会让诸葛亮感到十分的意外与惊喜了,但是在惊喜过后,一直带着慈祥微笑的诸葛亮却忽然沉默了下来。
而诸葛芸看到这沙盘之时,忍不住好奇道:“喂,这是你亲自做的吗?”
荀粲点了点头,却道:“一直听闻丞相不仅精通内政,对军事也颇有涉猎,有了这沙盘,我倒是想同丞相来一番纸上谈兵。”
诸葛芸随意把玩沙盘上的一些小旗帜,脸上不由露出好奇之色,但她却口无遮拦的说道:“此次陛下执意攻吴,我觉得胜算不大。”
诸葛亮这时却训斥道:“果果,不可妄议军事!陛下南征北战这么久,必定胸中自有一番算计,即使无法完胜,但也一定不会败北。”
诸葛芸翻了翻白眼,走到荀粲身边,往他的肩膀上狠狠一拍,对荀粲道:“喂,你的想法呢?什么南征北战这么多年,明明是东奔西走被人家追打了这么多年,若不是父亲出山,怕是那虚伪的家伙根本就没法占领这蜀地呢!”
荀粲被诸葛芸作恶的手,弄得肩膀隐隐生疼,他这时终于发现这诸葛芸不愧是魔女了,这家伙刚刚的动作明明就是报复自己嘛……
诸葛亮被诸葛芸那放肆的话语弄得满脸无奈之色,但他心中却还是隐隐得意的,谁都知道,刘备在没有诸葛亮之前,基本上就是一事无成的,寄人篱下,只有逃跑本事厉害的时运不济的刘皇叔,但自从得到诸葛亮后,经过诸葛亮的一番规划,而后又坚定按照这样的方针走下去,才有了这一番基业。
可是,这次刘备却因为关羽、张飞之死,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不顾诸葛亮、赵云等有识之士的反对,刚愎自用的出兵,想要一鼓作气夺回失去的荆州,这样的行为,实在太过于冒失了……
荀粲这时却反问道:“若是丞相领兵,该如何攻打吴国呢?”
诸葛亮盯着沙盘,面露凝重之色,他淡淡道:“若是我能劝阻陛下不出兵就好了,如今的东吴,可不是什么易与之辈,有陆逊此人在,东吴固若金汤。”
诸葛亮的语气中充满了对陆逊的赞赏,其实他的心中也清楚,刘备这次的出兵,或许在一开始凭借着一股锐气还能取胜,但只要对方一直坚守下去,败的人,就是刘备了。
第三百二十二章 推演
虽然诸葛亮预料到刘备会败,但他却也不会知道刘备会败得那样彻底,再说,此时既然刘备已经出征在外,他作为丞相,只好努力做好分内之事,要不然君臣不一心的话,那就更加麻烦了。
诸葛亮这时将心头的不安隐去,望着沙盘,却对荀粲慈祥道:“小郎与果果看起来年纪相似,不如我便叫你贤侄如何?”
荀粲脸上露出受宠若惊的神色,却是恭敬的喊道:“诸葛叔父。”
诸葛芸将投在荀粲脸上的目光移开,嘴里似乎在说着什么,大约就是“装吧装吧”之类的话。
诸葛亮见状,摸了摸须髯,满意道:“不知贤侄对这次蜀吴之战有何看法?”
荀粲的脸上露出略带神秘的笑容,倒是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道:“叔父可知南楚很早之前有一本禁书,名叫《社会契约论》,上面曾提到过一种限制皇权的制度,名叫君主立宪制。”
诸葛亮脸上微微露出讶异的神色,面色古怪的说道:“此书我也曾从水镜先生(司马徽)那里看过,据说曾是昔日西楚霸王项羽的后辈的奇思妙想,不得不说,上面对于‘民主’的阐述,当真令我十分震惊,只是,如今有许多人民根本就没有受过教育,见识浅薄,那所谓的‘选举’也终究是空中楼阁而已。”
荀粲却淡淡道:“我说的重点不是在‘民主’,而是限制皇权,叔父大人,试想若是皇帝陛下没有绝对的权力发动这样的战争,也不至于让你这样困扰,对吗?”
诸葛亮沉默了下来,很明显,荀粲的话说到了他的心里,如今的一国之君,往往拥有所有的权力,而一旦国君因为刚愎自用而出现重大的决策失误的话,绝对会让整个国家都陷入危难之中。
荀粲这时又用一种十分蛊惑的语气说道:“我认为这次伐吴之战绝对不会成功,但是对叔父来说,却是一次很重要的机会,若皇帝陛下一不小心垂危的话,叔父必是托孤重臣,时太子尚幼,以叔父的名望,必能成为真正总理蜀国大事之人,到时候,将年幼的陛下架空,并成立内阁,实行真正的君主立宪制的话,那叔父必是真正的伟人了!当然,我这里的君主立宪制,可不是为了民主,而是让丞相可以名正言顺的执掌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