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名门公子[精校版]

第30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赵姐自从父亲亡故之后,母女俩坐吃山空,家境并不好,今年年底她就要成亲了,夫家是文山坊李家,虽是寒门,但也算书香门第。
韩洛端起那碗香喷喷的热腾腾的汤面,走到树下,坐在一块石头上吃面。
这树下摆着不少石头,小吃摊是没有用餐的地方的,由此可见赵姐这摊子只是小本经营,吃面的人都是端着碗在这里随意就餐,吃面的人都是街坊邻居,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还会天南地北的胡侃一番,韩洛很少说,却很注意听,他是个很好的听众。
在这市井之中,各种关于世家大族的小道消息非常多,虽然有些显得很虚假,或许士族的很多事情连士族本身都不知道,但坊间却知之甚详,别看这些百姓身份低微,可是他们之中有些人是在豪门家里做仆人的,有的人是替官宦人家看家护院的,有的是自家诱人在世家大族中做帐管事的,又或者是娘子在豪门人家做厨娘,做接生婆子的,所以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事情,从旁处听不到,从他们口中却能听到。
这时,一辆牛车缓缓的来到了这小摊旁,下来的却是一个容貌平凡,衣着华贵的男子,此人却是吴顺,字子平,虽然出身门第不高,但家财万贯,本人还有一个笔名,名为“玉散人”,那本脍炙人口的《极品才子》,就是这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男人所写。
吴顺本人也在太学中读书,这身份放到哪里都算是尊贵了,毕竟太学生那个个都是“天之骄子”,哪怕你学业不精,但就冲着可以付得起学费,那就说明家庭条件非常不错了,太学的费用,估计这位小摊摊主赵芸卖一辈子的面,都攒不够。
吴顺虽然家财万贯,江湖人称“吴大少”,但是他对人的态度都很和善,并不会看不起那些社会地位比自己还低的人,因为他深深明白,别看他现在赚了很多钱,但比起那些真正的顶尖公子哥来说,那还真是差得太远,他唯一的爱好,大约就是吹嘘一些上流社会的见闻了,这能让他找到一种优越感。
吴顺一走下牛车,就察觉到几道颇为羡慕的目光,落在了他的牛车上,这年头有辆牛车,那可就是有钱人的象征啊,他扫了那些人一眼,见到几个熟人后,便依旧很和善的与其打招呼,没有任何芥蒂。
“小赵,给我来一胡椒面,多放些辣油啊!”
吴顺笑呵呵的与赵芸打招呼,他也算是这里的常客,他也偶尔住在这青田坊中,几乎每次早饭都来这里解决。
赵芸对这位富商家的公子一开始还有一些偏见,没办法,这世道为富不仁的人实在太多,世家子弟虽然也会产生败类,但其比例终究少于商人子弟。
不过吴顺一贯以来“好好先生”的形象,却也扭转了这位赵姑娘的观感,这个富商家的公子,虽然总是想“与民同乐”,但这身上,却还是带着一股满满的优越感。
吴顺直接拿出了一锭银子,就要付给赵芸,赵芸却淡淡道:“吴公子,上次你寄存在这儿的银两,还足够你吃好几个月呢,我这里可是小本经营,别老是拿这么大的家伙。”
吴顺讪讪的收回银子,心里却是对这个赵芸佩服不已,这年头努力又本分的人姑娘确实不多了,难得的是这姑娘还真是自尊自爱,连一点小便宜都不占。
吴顺哪里知道,这赵芸是怕麻烦而已,升斗小民嘛,若是这吴顺是个包藏祸心的家伙,若是用她所占的便宜作为把柄,那可就坏事了。
当然,赵芸现在已经确定了这种可能性不大,但是她真的不想凭空让人家看轻了自己,穷人,那也有穷人的尊严。
一边说着,赵芸已经麻利的给吴顺弄了一大碗汤面,里面的佐料众多,甚至还放了一些肉羹,显然这是这里最“豪华”的种类。
“小赵啊,你还是这么够哥们,今天我就来和你讲讲刚刚太学里结束的音乐盛会如何?”吴顺大咧咧的端着碗靠着牛车,十分不拘礼节的说道,若不是他身上穿的华贵衣衫,以及身后的牛车,任谁看了他,都觉得他也是个市井小民。
赵芸听到吴顺的话,眼睛一亮,却是非常好奇的说道:“吴哥,你快说!”
吴顺一听“吴哥”二字,顿时眉开眼笑,他吸了一口面,先是卖了个关子,调侃道:“哟,一听到我要说这些了,小赵你就喊‘吴哥’了啊,不错不错,其实说起世家中的那些事吧,吴哥可真的清楚,没办法,吴哥我可是小说家,写书嘛,就是要讲究个阅历。”
韩洛听到吴顺这话,顿时盯上了此人,他走到吴顺这里,抢先问道:“你真的是小说家?”
吴顺看到韩洛这副极具中性美的模样,顿时眼前一亮,却也分不清这人是男是女,这人身材娇小,倒是愈发使他显得精致,不过也不知是不是错觉,吴顺总觉得这家伙在哪里见过,但就是想不起来了。
吴顺和气道:“这位朋友是?”
赵芸却是主动替韩洛介绍道:“他叫韩洛,年龄刚过十五吧,别看韩小子长得不高,但身手却不错,如果吴哥缺个看家护院之类的话,不如给他一份事儿做,省得这小子天天出去瞎玩。”
韩洛听到赵芸这么说,就知道这赵姐是替自己操心自己的生计呢,却不知道他只要去闹市区逛一会,那收入可就来了,况且上次随便吹了些曲子,可就弄到了好大一笔钱呢,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他的目的,可不在此。
吴顺上下打量了韩洛一眼,脸上的神情有些犹疑,这小子看起来身娇体弱的,听小赵的说法,他还是个男人呢,这样的男人,哪里是用来看家护院的啊,明明就是用来当娈童的嘛。
虽然这么认为,但吴顺还是没有表现出什么鄙视之类的神情,说好听点,他为人谨慎谦逊,这说难听点,他向来胆小怕事,对于这种一看就不是寻常人的存在,他就会愈发小心,他可是小说家,阅历丰富,各种各样的怪事怪人见多了。
“这事好说,如果他真的有那么好的身手的话,我一点都不介意再雇个护院,小韩啊,如果你愿意的话,就直接去洛阳内城的凯瑞坊十三栋。”吴顺一脸豪气的应承道。
不少在这里吃面的升斗小民们,听到“洛阳内城”几个字,脸上就愈发羡慕了,这谁都知道,洛阳内城,那可是真正的有身份的人住的地方,官邸可都是在那里了,至于“凯瑞坊”,那应该算是新兴商人聚集的地方,虽然比不得真正的世家大族,但能在洛阳内城落户,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韩洛见到吴顺这个样子,虽然感觉他真的很讲义气,人也和善,但这骨子里那种暴发户的感觉,还真是让韩洛有些鄙视,想当年,他韩家鼎盛时,也是可以和如今那最顶尖的荀家抗衡的存在……
可是……韩家却不存在了啊,他这个侥幸存活下来的庶系,却还不清楚为何这韩家会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卦闲谈
吴顺见韩洛沉默不语,他也没有再提什么邀请他当护院的事情,他的眼光向来不错,这个十五六的俊俏儿郎,肯定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若是一不小心这厮身上具有传说中的主角气运的话,那这时如果看低他的吴某人,那日后一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按照小说的套路,说不定这个出身市井的卑微孤儿,身世扑朔迷离,并身怀绝世血仇,他隐匿在这不起眼的坊市中,就是为了搜集仇人的情报,为报仇时刻准备着呢。
所以与人为善,小心谨慎的吴顺,对这韩洛就算有点小鄙视,但却不会表现出来。
这时他开始吹嘘自己在刚刚结束的太学音乐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了,他一边吸着面条,一边非常卖弄的说道:“这太学的音乐活动啊,小赵,你知道是谁想出这个点子,并组织起来的吗?”
赵芸从未进过太学,只有一次有幸看过太学的全貌,太学里那琼楼玉宇,宫殿遍布,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可是让她大开眼界,自那以后便一直对其心生向往,但她也知道,那个世界离她实在太远,不过能知道些太学的八卦,她已经非常满意了。
这时她很是配合道:“吴哥,你就少卖关子了,我这一个无权无势的平头百姓,大概也只听说过那个音乐活动,哪里知道那是谁搞出来的,莫不是那公子榜首,谪仙荀粲?”
韩洛也在一旁不动声色的听着,他的脸上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了好奇的模样,而事实上,他可是亲自参加了那个音乐活动的,吹出来的埙声,还让三位导师都转过了身,除了那位非常古怪的邪道音律家,崔染。
吴顺听到赵芸的话,想表现出自己的鄙视,但在一瞬,他就又收了回来,因为这小赵不知道内情,那也是情有可原,毕竟人家根本就无法接触到那个层面,于是他首先不急不缓的指正道:“不错,亏小赵还知道谪仙荀粲的名头,不过他现在可不是什么公子榜首了,小赵啊,你的信息也太落后了吧?”
赵芸听到吴顺这话,顿时觉得脸上有些火辣辣的,心里也觉得郁闷,她虽然出身卑微,但是还是有一些闺中好友的,这公子榜首荀奉倩之类的八卦,自然也是闺蜜们讨论时,被她听到的。
荀粲这样的存在,对她而言,那可是距离太过遥远了,她也不会有闲钱去买什么《旦榜》之类的杂志,虽然它的价格,早就由于活字印刷的普及,而大降特降,几乎已经成了丰富魏国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需求,但是对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赵芸来说,每一文钱都要攒下来。
除非有时她的姐妹们比较大方,将看完之后的《旦榜》赠送给她,她才会如获至宝的观看,一开始她读起来十分困难,毕竟这年头文盲实在太多了,但是她一有时间就会自学一些常用的文字,这样一来,渐渐的,看《旦榜》这样的面向大众化的杂志,已经不太吃力了。
赵芸无论对什么书籍都特别的珍惜,就连这《旦榜》,也看了一遍又一遍,除了那些志趣逸文外,旦榜中的公子榜自然也看了许多遍,在她的印象里,这公子榜首与公子榜眼几乎都没变过,前者是荀粲,后者是江哲嘛。
如今乍一听公子榜首已经不是荀粲了,当然会觉得惊讶,话说由于《旦榜》现在开始连载小说了,导致她的那些姐妹,都不会轻易将这书送人了,收藏起来看连载嘛,所以经常接触不到新鲜消息的她,当然信息较为落后。
韩洛就是看不得这吴顺表现出来的若有若无的优越感,这厮明明就是喜欢到处卖弄自己的“阅历”,却还要装出一副对人十分平等尊重的样子,但心里怎么想的,他都能猜到七八分。
“吴公子,谪仙荀粲之名,就不要多提了吧,我这一个跑江湖的都知道,这年头在茶楼说书的,除了讲行侠仗义的故事以外,以荀粲为主角的才子佳人的故事说得不要太多啊,赵姐那可是本分人,不会去听闲话,你卖弄个什么东西啊,其实要我说啊,那什么荀粲,根本没有说书的讲得那么好。”
韩洛貌似为赵芸打抱不平的挺身而出,却是想借此让吴顺反问一句“你怎么会觉得荀粲没有书中说得那么好呢”,然后韩洛就会说一些陈年往事,比如说当年韩家为何被灭满门的事情,以及他认为主谋就是荀粲之类的,不过这都是他一厢情愿的认为,如今还没有得到证实,反正八卦荀粲这样的大名士,是言论自由,没人会管的。


章节目录